第三零九回 看穿跟脚 岁月静好_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
顶点小说 > 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 > 第三零九回 看穿跟脚 岁月静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零九回 看穿跟脚 岁月静好

  看着贾兰一副从容不迫的神色,王琼心中冷哼一声,眼里寒光闪耀。

  【都这个时候了,还装镇静?罢了……总归只是个孩童,要怪就怪你少年成名,而且生在了武勋之家。既然如此,那就怪不得我了!】

  贾兰马上察觉到了王琼对自己的恶意。

  虽然对王琼的敌意感到有些莫名其妙,可贾兰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。

  他当即抬手指着王琼腰间。

  “年兄这就没意思了。”

  王琼贾兰还想装出一副风轻云淡,心中怒气越演越烈,正要开口,却见贾兰朝自己朝自己淡淡一笑。

  这份淡然让王琼心中突然一阵悸动。

  仿佛眼前的人大变了个模样。

  等他定下神再看向贾兰双眼,看到的却是一片流动而深邃的海,闪烁着的金波正冲击着他的眼光。

  王琼只感到一种地倒悬,心中越发害怕,等他拼尽力气将意识抽离,映入眼中的还是贾兰那张自己笑着的脸。

  惊魂未定的他看着贾兰缓缓抬高的手,就这样径直指向自己:“鹿角图腾,年兄这东西来历可不简单啊……”

  略带些调侃语气的话再次冲击了王琼的心神,令其哑口不能言。

  【怎么会,他是怎么看出来的?】

  不过,贾兰却没有选择穷追猛打,只略微扬起声调问:“不知年兄可是太原王氏出身?”

  王琼一怔,点头道:“在下出身太原王氏晋阳支……”

  “失敬失敬!”贾兰笑着拱了拱手。

  “难怪,原来太原王氏……”众人一阵恍然,交头接耳道。

  家族这张名片看似很虚无,但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有用。

  如果你问三晋大地以哪个家族为尊,那毫无疑问太原王氏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流。

  太原王氏的生命力之旺盛是所有氏族中罕见的,历朝历代都名人辈出,即使到了前明,也还是涌现了许多名家。

  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封“先儒”,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的阳明先生,另外传是“兰陵笑笑生”本饶王世贞也是太原王氏。

  时至今日,太原王氏依旧人才辈出,活跃在各个阶层。

  这里提一句,贾兰舅公王子腾的金陵王氏并非出自太原王氏,传王家之祖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刚出生时就因饥荒失去双亲,是被好心人养大的,便直接随其姓王。

  反而是贾兰座师盛宏的岳父,先太子太师王公乃是琅琊王氏,与太原王氏为兄弟家族。

  贾兰的恭维让王琼心里有些别扭,但更多的是一种惊魂过后的后怕。

  两人一番对视,贾兰眼中的笑意让王琼松了一口气,冷静下来的他强作镇定与贾兰寒暄了一番,而后话锋一转,大方地承认自己家中的确也参与了一些与草原的贸易。

  蒙元各部散处漠北,人不耕织地无他产,锅釜衣增之具,咸仰给中国,特别近年气极寒,毡裘不奈夏热,段布难得。

  三晋商让近便之利,就近就可以出口生活物资以换取草原上的马匹、牛羊以及各式毛皮。

  王琼解释,为了帮补家用,多少也牵扯了一点买卖,他也是因此观察到九边沿线的通商之利才得以堪堪渡过去年的寒冬。

  所以,与其强行闭关开战,不如进一步密切与草原上部落的商业来往,以中土之物产与草原部落结交以达到绥靖地方的目的。

  包括贾兰在内大部分的人都对此表示理解与同意,因为这正是自前明以来执行多年又行之有效的政策,不但可以实现边关的和平,还能通过互相贸易培养一部分亲近朝廷的部落。

  如这次的僧格汗南下,便是相关亲近的部落给朝廷提供的消息,所以王子腾才能提起作出一定的准备,哪怕伤亡巨大,可终归是成功逼托人。

  贾兰笑了笑,也不点破,只道:“年兄如此行事,确实称得上是‘知行合一’了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xss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dxs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