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7章 放大版的欧洲_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
顶点小说 >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> 第277章 放大版的欧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7章 放大版的欧洲

  “你们是什么人,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?前面可是有核辐射,你们不会不知道什么是核辐射吧?不想活了是吧,哪里都敢去……”

  看着眼前的五人,霍祥上来就是一段训斥,他的声音震耳欲聋,仿佛要穿透每个人的耳膜。

  他的眼神严厉而锐利,让人不敢直视,被训斥的几人低着头,身体微微颤抖着,显然是被霍祥的气势所震慑,不敢有丝毫的反抗。

  期间为首的老者虽有多次想插话,可是都被霍祥打断了,最后索性放弃了,老老实实的听着霍祥训斥。

  “好了,老霍,说说就行了。”

  十多分钟后,一边的宋舒城感觉差不多了,出言劝解道,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,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。

  “这位先生有些面熟,是不是在哪里见过?”

  宋舒城的目光落在几人中的领头老者身上,越看越觉得有些眼熟。

  “啊?奥。你好,我叫赵有志,是一位探险家,之前登过几次报纸,可能让你觉得有些面熟。实在不好意思,这不是近来听说这里的运河修建完成了,我们这不是打算过来探索探索。至于这位先生说的核辐射,我们其实是有带防辐射服的。”

  赵有志听到终于自己能说话了,赶紧开口解释道,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似乎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说话的缘故。

  “赵有志?你是不是还在南洋日报上发表过文章啊?”

  宋舒城此时也想起来了。

  赵有志脸上的喜悦之情难以掩饰,他连连点头,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:

  “没错,工作之余,我会把探险中的所见所闻投寄给报社,就这样成为了南洋日报的专职作者。”

  “我就说看着你有点眼熟呢。不过,你们虽然做了防护措施,但这核辐射区还是能远离就尽量远离。我们最初在里面施工的工人,即使穿着防辐射服,也有时间限制,不可能全天24小时都待在里面......”

  宋舒城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,他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而有力,仿佛在向大家传递一种警告。

  他详细地向几个人介绍着防辐射服的局限性,特别强调了一些这段时间施工的时候,防辐射服出现的一些问题,比如防辐射服受到损坏,那么就必须立即更换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还有乍得地区比较热,防辐射服又是全封闭的极易导致中暑,等问题。

  赵有志在听完宋舒城的介绍后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后怕之情。

  “宋先生,您说得太对了!是我之前太过轻视这其中的危险性,对于防辐射服的局限性了解不足,尤其是在这热带地区,封闭的防辐射服很可能致使我们全军覆没。”

  紧接着,赵有志与他的伙伴们开始商讨起来。

 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,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放弃这次原本充满期待的徒步计划。

  看到自己的劝说终于产生了效果,霍祥与宋舒城都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。

  此时,天色已逐渐暗去,夜幕悄然降临。

  宋舒城和霍祥热情地邀请赵有志等人一同留下来,共同度过这个夜晚。

  经过与几人二代交流,霍祥和宋舒城也了解了随行四人的身份。

  那位华人年轻男子名叫徐道行,来自喀麦隆;剩下的三位白人女子分别是来自德国的吉特、意大利的莉莉娅和荷兰的莱尼。他们都是马拉维大学的学生。

  “吉特、莉莉娅、莱尼几位,不知道你们对非洲这边的感觉怎么样?”宋舒城向几位女士问道。“嗯……我觉得很有意思。”

  莱尼想了一下说,

  “现在的坦桑尼亚、莫桑比克、赞比亚,以及马拉维等国,虽然都是以华人为主题的国家,可是其国家的一些特性,渐渐地有点欧洲国家的影子。”

  莱尼的话引起了她两位同伴的赞同。宋舒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,不禁好奇地问道:

  “哦?不知莱尼女士你所说的特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?”

  包括霍祥、赵有志几人都好奇的看向莱尼。

  夜幕降临,莱尼坐在篝火旁,火光映照在他微笑的脸庞上,他向众人解释道:

  “你们知道吗,坦桑尼亚人的某些形式特点,其实与德国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他们的严谨,就像德国的钟表一样精确。

  在坦桑尼亚,你必须守时、守约,廉洁奉公,遵纪守法,这些都是他们严谨精神的体现。”

  莉莉娅听了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说道:“哦,莱尼,你这么一说,我倒觉得马拉维有点像奥地利呢。那里的艺术氛围,就像是维也纳的音乐,弥漫在每个角落。”

  莉莉娅的话,让徐道行三人很赞同,他们在马拉维上学,很清楚马拉维人对艺术的追求。

  吉特接过话茬,兴奋地说:

  “还有赞比亚呢,那地方跟瑞士挺像的。同样是高山林立,风景如画。而且你们知道吗,他们的银行业也是相当发达,这一点和瑞士如出一辙。”

  “刚果可以对比法国、马达加斯加如英国、喀麦隆有点像意大利......”

  随着众人的一一列举出来,宋舒城在一旁听着,不禁陷入了沉思。

  “你们这么一说,我还真的觉得有道理。非洲的华盟国家,他们所表现出的这些特质,似乎都能在欧洲的某些国家中找到影子。”

  赵有志这时插话道:

  “我想,这或许是文化融合的结果吧。当年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建立了大量的殖民据点,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工业,还带来了欧洲的文化和价值观。

  而如今,华盟在非洲建立国家,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文化特质。”

  “还有一点就是,非洲的华盟国家都太像了,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特点,才能从一众的华盟国家中脱颖而出,而欧洲各国无疑就是他们最好的模板。而最好的模板,无疑就是之前的殖民者。”

  霍祥说道。

  宋舒城听了,笑着点了点头,说:

  “你说的很对老霍,可能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,越来越有意思了,非洲的这些华盟国家可以看做西欧的放大版了。就是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,真是令人向往。”

 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,话题也渐渐转向了各国的风土人情。

  他们谈论着各国的风景、美食、文化习俗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谈话中展开。这个晚上,大家相谈甚欢,对彼此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。

  第二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营地上时,赵有志一行人便告别了宋舒城和霍祥,继续他们的旅程。

  虽然他们未能如愿进入核辐射区,但在与宋舒城和霍祥的交谈中,他们都收获颇丰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xss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dxs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